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逐渐发现,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花眼不可避免的找上了我们。面对老花眼大敌,不免一时慌了阵脚,走入了很多误区,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,那些你对老花眼的错误认识。
误区1:随便买一副老花镜
随便购买度数、瞳距固定的老花镜,不但无法使视觉达到最佳效果,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,出现视疲劳等。
购买老花镜应因人而异,必须到医院或专业机构验配。
误区2:一副老花镜戴到底
长时间佩戴一副老花镜,镜片出现划痕、老化时,会造成通光量下降,影响镜片成像质量,加速眼睛老花。
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、调校镜架、适时更换镜片,每5年重新验光、配镜,戴了不合适的眼镜,甚至会掩盖一些眼病,如白内障、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。
误区3:放大镜代替老花镜
放大镜代替老花镜,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~2000度,长时间这样“纵容”眼睛,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。
误区4: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
夫妻共用一副老花镜,肯定有一方要迁就另一方,迁就的结果就是视力状况越来越差,“老花”度数上升快,看东西越来越吃力。
误区5:年轻人不会“老花”
读书看报、用电脑、手机等,一切都离不开眼睛,眼睛高度早衰现象普遍,“老花”有提前发生的趋势,现在已提前至40岁左右。
误区6:近视眼不会“老花”
事实上,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“老花”症状出现的早晚,年轻时有远视眼的人,“老花”出现得早,近视眼则出现得较晚。
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患者,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老花镜。
佩戴老花眼镜是必要的矫正方法,除此之外,还可以做些眼部活动操防止老花眼过早出现、过快发展。
1. “斗鸡眼”训练
举起食指置于正前方,慢慢靠近鼻子,停在两眼中央,让眼睛做斗鸡眼动作,维持10~20秒不动。
然后,食指慢慢远离,再慢慢靠近,眼睛随着食指,一下变成斗鸡眼,一下恢复正常,来回约10次。
2. 转动眼球
双眼先向右远方眺望,然后把视线转向左远方,眼睛用力紧闭几次;双眼看斜右上方,然后看左下方。
反之,看斜左上方,又看右下方。睁大眼睛,使眼球下上左右转动。
3. 眺望远近
手上拿一支笔,伸直手臂,盯着笔2~3秒钟,接着看向远方2~3秒钟,总共做3次。
4. 开合眼睛
用力闭起双眼,接着用力张开眼睛,维持2秒钟,总共做3次。
5. 打乒乓球
打乒乓球时,双眼紧紧盯着穿梭往来、忽远忽近的球,眼球不断运转,有助提高眼神经机能,帮助延缓老花。
6. 冷热水敷眼
每晚睡前准备一条小毛巾,浸入温水后放在闭上的双眼后,5分钟后换冷毛巾,最后再换回热毛巾。
二者交替,有助改善视力疲劳,也可以用手指轻揉眼睛周围30次左右。
7. 出门戴太阳镜
建议出门时佩戴太阳镜或帽子阻隔紫外线。平时多吃菠菜、红萝卜、南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,常吃鳗鱼、糙米等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。